交 通 崗 沿 革
  • 清代時期│國際貿易帶動交通發展

    1869年清廷依約對外開放四港(安平、打狗、淡水、雞籠)作為通商口岸,淡水港迅速成為北臺灣第一大港、佔全臺貿易量六成以上。洋商進駐快速,有寶順、德記、水陸、和記、怡記五大洋行,之後嘉士洋行也並列位於淡水烽火段及鼻仔頭等地方。1894年,當時著名茶葉外銷洋行「嘉士洋行」的英籍商人范嘉士(Francis Cass)透過中間人以永遠出租名義承租土地,興建倉庫,經營茶葉貿易。

  • 日治發展│殼牌公司的設立

    殼牌公司在1897年將石油生產、油輪、貿易倉儲整合,買下嘉士洋行的倉庫作為遠東貿易的倉儲據點之一。增建了兩座倉庫和三座油槽,更在區域內鋪設鐵軌接向淡水的支線方便貨櫃油品等運輸。

     

    殼牌倉庫,因為各種汽油、煤油所形成濃厚的油臭味,使淡水區人民有「臭油棧」的稱呼。三座十多公尺高的油槽建造後,成為淡水河口一帶醒目的地標。1944年,日本政府因殼牌集團屬於敵對同盟國,下令以敵產名義強制徵收。同年10月美軍沿淡水河口進入台北盆地轟炸,鼻仔頭的殼牌倉庫為第34號首批轟炸目標,油槽中彈起火,此事件成為地方口耳相傳之「火燒臭油棧」。之後殼牌倉庫逐漸沒落,只做為備用倉儲用。

  • 二戰至今│成為縣定古蹟

    殼牌倉庫在戰後被歸為日本政府財產,並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成為國有財產收歸國有財產局管理。雖然建築物所有權有交回給殼牌公司,但是土地的轉交應為英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產生改變而停止。

     

    1997年時曾因交通部推動的快速道路計畫而面臨拆除,但在淡水的文化團體等努力之下於2000年正式將殼牌倉庫列為縣定古蹟。

  • S字樣磚│富商黃東茂與淡水

    在殼牌倉庫的地磚上有著「S」字樣的地磚,那些就是出自黃東茂等人合資設立的製磚廠,他們的背後可是有著三美路洋行作金主喔。黃東茂的製磚廠有著優秀品質的乾式紅磚,甚至威脅了日本在台灣設立的「台灣煉瓦株式會社」的濕式紅磚生意。而這些紅磚在淡水的禮拜堂、殼牌倉庫、淡江中學都有使用。可惜的是偏袒日本人的台灣總督府和蓄意的低價搶標,使三美路洋行最後退出了紅磚業,而黃東茂的製磚廠也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收購。

     

    黃東茂是淡水的知名富商,有著淡水石油大王、台灣石油王的美稱。他原本是廈門人,因為在家中排行第五又被叫「五舍」(五少爺)。1888年渡臺設籍於大稻埕,後來改居住到淡水的鼻頭村。據說黃東茂小時候曾在香港念書過,所以英文流利,也因此在三美路洋行油品銷售不佳時,得到原本的買辦趙滿潮的推薦,而開始專門處理油品的銷售。

     

    黃東茂在遷居鼻頭村時,在當地建了許多洋房別墅,有游泳池、網球場甚至士氣艇庫。他自己往返淡水到台北市區居然是搭小汽船,並且跟板橋林家一樣在1918年就買了車子代步。1919年時台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創立,而黃東茂就是少數的臺籍會員之一,當時的入會費用可都能買一棟房子了呢。

回交通崗

聯絡資料

其他相關

Phone:  02-26215656  #2328 (淡江歷史學系)

Email:  rain831023@yahoo.com.tw

Address: 25137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

  • 內容參考資料
  • 製作素材來源
  • 使用權限詳細說明

Copyright © 2016 The viewers of Five-tigar hill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Use of this web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.

©五虎崗的眺望者

覺得不錯,就幫我們按個讚吧! 謝謝 !